小細節,壞習慣!
蹺二郎腿
蹺二郎腿,會壓迫靜脈,影響血液流動。如果時間過長,可能引起靜脈曲張,也會增加負重腿患骨關節炎的風險。
久蹺二郎腿使臀部處于扭曲狀態,會導致骨盆扭曲,通過脊柱給頸部和后背帶來壓力,引起酸痛感。
強忍小便
有可能造成急性膀胱炎,出現尿頻、尿痛、小腹脹痛等癥狀。研究報告指出,有憋尿習慣的人患膀胱炎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。
用手揉眼
揉眼時,病菌會由手部傳染眼睛,導致發炎、感染細菌。
眼藥水滴在黑眼球上
可能讓藥液刺激角膜,眨眼次數增多,使藥液外流而降低療效。
腰帶系得太緊
腰帶系太緊,容易導致腹腔壓力增大,增加胃酸反流患病危險,口苦、燒心、上腹疼痛、慢性咳嗽等癥狀加重。
運動飲料當水喝
運動飲料是針對進行密集、高強度運動者設計的,普通人過多飲用運動飲料會攝入更多糖,增加肥胖、糖尿病等疾病風險,同時鈉的攝入量增加,會導致高血壓、中風等疾病發病率增加。
頭發沒干就睡覺
濕發睡覺,會影響毛囊局部血液循環,不但會造成脫發,還容易引起頭皮局部麻木、頭疼和頭暈等癥狀。
小數字,大健康
刷牙時間: 3分鐘
保證每次3分鐘左右的刷牙時間。
刷牙時,牙刷與牙面要保持45度角,在牙齦乳頭(相鄰牙齒之間牙齦突起部分)的位置讓牙刷水平顫動,再往頜方輕輕一刷; 刷完牙面后記得刷舌面,之后再刷頜面。
走路健身:每分鐘90-120步
世界衛生組織將走路定為“世界上最好的運動”。
一般每分鐘 90-120步的中等步速就能達到鍛煉目的,運動量建議每天一萬步左右,步數可以累積,但走路速度要跟上。但體重偏重的人,時間可以縮短,以防傷膝蓋。
洗手時長: 20秒
每次進餐、如廁、接觸錢幣等都要洗手;
洗手時要使用流動水;
用香皂或洗手液等清潔用品洗手;
時長不少于20秒。
就餐時間:早餐15-20 分鐘,午餐、晚餐各30分鐘。
就餐時間:早餐15-20分鐘,午餐、晚餐各30分鐘。
每天鹽攝人: 6克
世界衛生組織提倡,每人每天食鹽推薦攝入量為6克。少吃零食、醬菜、午餐肉等加工食品,零食攝入的鈉含量也記入每日攝取的鹽分總量中。
每日飲水量:1500毫升
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最好保持在1500毫升左右,一次飲水200-300毫升,讓水能均速地滋潤身體。
脈搏率: 50-90次/分鐘
正常人平靜時脈搏的頻率在每分鐘50-90次之間,頻率太高或太低都應引起警惕。
正常血糖值: 6毫摩爾/升
空腹血糖要保持在6毫摩爾/升(mmol/L)以下,超過這個標準就有患上糖尿病的風險。
正常血壓值: 120/80 亳米汞柱
血壓低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上,高壓在140毫米汞柱以上,會被視為高血壓信號。但對一般人來說,120/80毫米汞柱才是理想血壓。